记者 李康宁 实习生 岳欣宇
“望山阁”对一山松涛,冷风吹来,平添几分幽静空灵。数十幅著作悬于阁上,尽管笔锋之间还略显幼嫩,却见证了一个女孩在书法旅途上不断生长的探究开悟之路。7月10日,一场名为“童心向党·俪词晓悟”的个人书法著作报告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。“小书法家”王俪晓对书法的执着及领会,得到了观展者的重视。
本年13岁的王俪晓,是济南历下区龙德校园的一名学生。这个暑假,她从小学结业,行将开端自己的中学日子。在师长和家人的协助下,她挑选以一场书法报告展的方法,对六年的小学日子作一次总结。由于书法是她坚持多年的一个愿望。
“今日我特别高兴,也特别严重。书法,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,是我国的传统艺术,蕴涵着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,承载着我国文化的审美意趣。这也是我从小触摸书法就爱上它的原因之一……”王俪晓这样叙述她与书法的缘分。
六岁时,当她提笔写下第一个“人”字开端,王俪晓对书法的喜欢便一发不可收拾。在其他孩子看来特别单调的描画、临帖等环节,在她看来却并不是什么压力。她说:“一提起笔,似乎就进入了另一种境地。写大字,更感到淋漓尽致,胸怀酣畅。在练字之余看看天空,想想仓颉造字、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在遥想中汉字和风光交叠在一起,有着美好的变幻……我爱书法,就永久不会停下寻找这门艺术的脚步!”
从八岁起,王俪晓开端跟从赵鸿羽先生学习书法。关于这位颇具灵气和才思的小学徒,赵鸿羽的言语之中寄予厚望:“王俪晓同学跟我学书法的时分,年纪比较小,其时她刚开端学习的时分是有难度的,后来经过教师的解说和她的苦练,还有她的考虑,最终练得越来越好,感觉越来越好。从楷书到行书到隶书,还有草书,她都广泛涉猎。她平常每天都坚持写,每天坚持操练,很勤勉,领悟也很高,所以才有今日这么一个展览的成果。”
“当然,这些著作也不是她最近的著作,等于是这几年的一个总结,是分时期的,跨度很大。有的是八九岁时分写的,有的是本年写的。意图也是出现她在不断学习提高中的一个开展变化的进程。”赵鸿羽说,“现在她的水平还没有到达很高。但是她要走的路还很长,假以时日,一定会有所成果。就让咱们拭目而待!”
在济南大学教授、我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滕西奇先生看来,王俪晓在书法学习中展示了非凡的天分,路子也很正确,基本功适当厚实。现在来看,现已抢先大多数同龄人了,但一定要聚精会神,锲而不舍,争夺更大的开展。
关于诸位长辈师长的教导和点拨,小俪晓表明会逐个铭刻在心。在她看来,现在她的学习也面临着一个个新的课题,包含转入行书操练后,在运笔、线条的流通和规矩等方面,仍需要加强操练和了解。
龙德校园的校长董梅多年来也一向关怀着小俪晓的生长前进。她说:“俪晓是咱们龙德校园六年级的结业生,是班里的中队长,也是校园的大队长。她用古拙谨慎、气韵高雅的著作,展示了龙德少年对优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共同的审美情味。期望以俪晓为典范,更多的学生可以走出校门,展露自己的才智和才调。”
待到秋季开学,俪晓就是一名初中生了,当被问到怎么平衡学业和书法操练时,她说,上初中后也会持续坚持才艺,每周都会抽出一些时刻来操练书法,多看一些与书法有关的材料,但最主要的仍是要多加操练,做好时刻管理。
本次书法报告展还将一起举办义卖活动,所得收益将以王俪晓个人的名义捐给“点爱·微愿望”公益项目,经过相关慈悲安排助力窘境儿童及留守儿童的生长。